联合国·中国系列播客,由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主持:第十一集,对话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李昌徽博士
联合国中国系列播客,带你听听联合国驻华大家庭各位代表的故事。
联合国中国系列播客第十一集,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对话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李昌徽博士。
李昌徽博士出生于1964年,成长于一个因朝鲜战争而被迫流离的难民家庭。由于在韩国举目无亲,他的家庭最初依靠着好心人的帮助才得以立足。之后,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他们也成为了新兴中产阶级。李昌徽博士自谦为一名“普通学生”,他提到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韩国经历的政治和社会剧变是他后来勤奋努力的关键动力。考入首尔大学后,他在大学期间萌发了对社会正义和劳工运动的兴趣,这激励他于1989年加入了韩国领先的智库首尔社会科学研究所(Seoul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担任研究协调员。
韩国1991年才成为联合国会员国,所以李昌徽博士之前从来没有想过加入联合国系统,这对他来说完全不现实。此外,他当时投身于韩国的社会运动,英文也很蹩脚,加入到联合国仿佛是天方夜谭。机会发生在他到东京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导师向他推荐了一个国际劳工组织的职位。1996年,通过层层考试,李昌徽博士加入国际劳工组织,在位于日内瓦的总部担任研究官员。
李昌徽博士与中国的渊源始于2000年,他当时在国际劳工组织曼谷办公室任职,并于2006年调任至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担任产业关系专家。“我做过的最具有挑战性、最激动人心、也是最有意义的工作就是在中国”,他回忆道。在此期间,他走遍了大半个中国,帮助政府、工会和企业试行和推广集体协商和社会对话的新实践。
后来,他又先后在国际劳工组织日内瓦总部及越南局任职,于2021年重回中国,加入联合国驻华大家庭,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
“工作当然是人们成长的地方,也是人们谋生的方式,所以创造充分、包容和高质量的就业是重要的一环,”
本期播客中,李昌徽博士重点介绍了国际劳工组织悠久而传奇的历史,并强调了国际劳工组织在为成员国制定国际劳工标准的工作中三方机制原则和社会对话的重要性,以及政府、雇主和工人组织在促进社会和经济进步方面合作的重要性。李昌徽博士特别提到了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政府合作、通过中华全国总工会与工人、通过中国企业联合会与雇主合作。
在谈话中,李昌徽博士讨论了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劳动国别计划》中确定的在华合作优先领域,即提高就业数量及质量,倡导和扩大社会保护,加强法治,保障工作中的基本原则和权利。他指出了中国最近出现的零工经济、平台经济等现象为实现体面工作带来的新挑战。在社会保障方面,李昌徽博士表达了对收入不平等扩大的担忧,同时提到为应对这一挑战,国际劳工组织正与浙江大学合作进行共同富裕试点项目。在法治建设和工作场所的基本原则和权利方面,他对中国最近批准两项强迫劳动公约表示支持,同时提到国际劳工组织与联合国妇女署在中国合作,努力防止工作场所性骚扰和歧视的相关工作。
李昌徽博士还与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共同讨论了未来几年在新兴技术、南南合作和三方合作等领域的其他机遇与挑战,以及国际劳工组织作为联合国驻华系统的一部分,如何在华开展工作,不让任何人掉队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
李昌徽
李昌徽先生自 2021 年 7 月 1 日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北京局局长,负责国际劳工组织在中国和蒙古的相关事务。此前,他曾于 2015 年 9 月起担任国际劳工组织驻越南国家局局长。
他于1996年入职国际劳工组织驻日内瓦总部,并参与了众多关于产业关系的全球大型研究项目。随后,做为国际劳工组织产业关系专家,他于2000-2006 年在位于曼谷的东亚多功能工作队负责东南亚及东北亚产业关系领域的相关事务,并于2006-2012 年在北京负责中国、蒙古和越南产业关系方面的工作。在东亚工作期间,他就广泛的产业关系政策问题向东亚各国的政府、雇主组织和工人组织三方的产业关系参与者提供政策建议。
李昌徽先生于2012 年返回国际劳工组织日内瓦总部,分别在政策一体化司任高级政策分析师以及在包容性劳动力市场、劳动关系和工作条件处(INWORK)任劳动关系高级专家。他还曾担任由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任命的国际劳工组织地方改革工作组的成员。
李昌徽先生为韩国公民。他于1996年获得首尔国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分别于1993-95年和2010年在日本东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和客座教授。他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产业关系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论著,曾合著有《新兴经济体的产业关系——寻求包容性发展》一书。
常启德
常启德于2021年1月16日起担任联合国驻华协调员,他是联合国秘书长的指定代表,并汇报给联合国秘书长。常启德于2021年4月14日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递交委任书。
常启德在国际合作、可持续发展、人道主义协调以及和平与安全领域拥有超过25年的工作经验。他曾任职于联合国多家机构及红十字运动,在世界各地许多脆弱和饱受战争蹂躏的国家工作。
他曾三次发表TEDx演讲,多次在媒体和期刊上就人道主义和发展议题发表文章,其中包括《新闻周刊》、《洛杉矶时报》、路透社、《赫芬顿邮报》、《福布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半岛电视台、《卫报》等平台。常启德近期开始在主流中文媒体上发表文章。
常启德拥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公共政策硕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