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庆祝的国际青年节是彰显全球12亿15-24岁青年为世界发展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重要时刻。需要注意的是,当前世界青年中有10亿人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国际青年节也是我们思考如何通过制度改革来更好满足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大多数青年居住的农村地区)的青年需求的合适时机。
举例来说,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70%的人口年龄在30岁以下,这是该地区有史以来数量最庞大的一代人。但是为如此多的人创造新的体面工作机会并非易事,这样庞大的青年人群让撒哈拉以南的国家面临了困境。
然而对这些国家而言,这同时也是一个投资未来的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加强教育和社会服务,为构成社会大多数的一代人建立人力资本。 同样的,在世界各地的许多地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城市,导致年轻劳动力和创新实践在农村日益短缺,而这两者对振兴乡村经济都至关重要。
年轻人的福利和稳定与整个社会的复原力密切相关。在经济滞涨、气候危机加剧以及疫情依然肆虐的社会动荡时期,青年人往往是最先失去工作的群体。 特别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当需要支撑一个多代同堂的家庭时,青年人往往肩负着与其年龄不成比例的重担。一个青年人往往可能需要抚养他们的小孩、退休父母甚至祖父母。
顺便提一下,青年失业在这些国家不仅是一个影响青年本身的重要问题,而且其造成的影响将会在代际间传递。
中国政府长期以来一直是青年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正如今年早前发布的第一份《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所阐述的,这体现在一系列政策文件中。根据该白皮书,在2021年,有 47万年轻人参与了中国乡村振兴政策在基层的实施,为推动农村教育、农业发展和卫生健康作出了贡献。
数以百万计的年轻学生也参加了农村社会活动,助力包括巩固脱贫成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在内的乡村发展。年轻人拥有保护自然和人类生活环境的强大动力,和使用诸如数字化、新的商业模式、现代化营销和价值链等创新方法的能力,来帮助农村民众增收并提高生活水平。这些活动也有助于加强每个人的粮食安全。
尽管如此,中国的农村青年仍旧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需要非常努力地工作来改善生活,为自己和家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这种压力往往导致很多农村青年人向城市迁徙,以寻找更高薪的工作。因此,在很多农村地区老年人比例都很高,劳动力中的妇女数量也多于男性数量。
吸引青年人重返农村是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社会需要他们取代退休了的老一辈。在这方面,青年人也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掌握新的技能,受教育程度高于上一代人,并且在振兴乡村方面拥有更为创新的思维。
为了鼓励青年返回并留在农村地区,首先,农村地区需要改善青年人的教育机会,这样他们便无需通过搬到城市来接受教育和职业培训。
其次,农村地区的工作机会需要提供有吸引力的职业前景,并为青年人提供体面的收入来改善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
第三,为了减轻青年的代际压力,需要加强和扩大农村地区针对儿童和老年人的社会服务。
第四,为有志于创办小企业的农村青年提供金融服务和可持续投资实践的指导。同时, 让青年参与农村和社区活动与治理也可以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责任心,从而有利于乡村振兴。
40多年来,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农发基金)一直支持中国的农业现代化,愈发关注青年群体,指导他们采取变革性的发展行动。
近年来,农发基金通过支持农民合作组织、组织农业技术培训项目、促进创新、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建立包容性价值链等,来增强青年人参与农业活动的能力。 在所有进行中的项目中,农发基金都特别注重为农村青年创造机会,并分配特定的资源来支持农村创业和由青年带头的企业和合作社。
功益茶专业合作社就是这样一个恰当的例子。该合作社成立于四川省南部的宜宾市叙州区的偏远山区,该合作社得到了农发基金四川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示范项目的支持。农发基金通过资助此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开拓营销渠道,来帮助低收入小农、青年和妇女实现增收。
23岁的龚洺女士是合作社的126名成员之一。她从小在村里长大,并从同样在合作社工作的父母那里传承了对种植茶叶的热爱。高中毕业后,她获得了在大学学习文化研究的机会。
然而,在完成学业后她选择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因为她希望通过现代化的销售渠道帮助村民们增加收入。现在,她利用自己对中国文化遗产的理解(其中茶叶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来促进合作社产品的在线和现场销售。
通过直接向中国甚至海外的零售商和消费者销售产品,合作社不仅增加了销售额,也减少了茶叶价值链中对中间商的依赖。 龚洺还帮助当地的其他合作社线上销售产品,并为当地妇女提供在线销售的培训。
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表明,像龚洺这样的青年男女在推动乡村创新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作出各种尝试来推进合作社和企业的现代化,发展农业科技,拓展新业务和商业模式。
因此,有必要帮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继续巩固他们的成功,特别是通过加强代际凝聚力和促进社会服务,如农村地区的儿童保育和老年人护理。这些帮扶措施再加上更好的谋生机会将有助于加强青年人发展韧性。
作者为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中国代表处项目官员。原文发表于中国日报。